新闻资讯

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绿色理念成未来5年发展主基调

2016-03-21  点击量:10765
     

     
      3月16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》(以下简称纲要)。3月17日,纲要正式发布。
     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,这份长达6.6万字、共分为20篇的纲要对未来5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部署。与以往相比,绿色发展成为贯彻纲要通篇的主基调,无论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确定,还是各篇章内容的阐述,以及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章进行专门论述,都无一不体现出绿色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性。
      首次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
      纲要提出,在十三五期间,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,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扩大有效供给,满足有效需求,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。
     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,纲要提出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目标之一首次提出,具体包括以下内容: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、低碳水平上升,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能源和水资源消耗、建设用地、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,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。
      根据纲要,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了经济发展、创新驱动、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主要指标,又在此基础上分为25个具体指标。纲要提出,到2020年,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3%,单位GDP能源消耗较2015年降低15%,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降低18%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能源比重要达到15%。森林覆盖率达到23.04%,森林蓄积量达到165亿立方米。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%以上,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较2015年下降18%。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0%,劣Ⅴ类水体比例小于5%。化学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2015年减少10%、10%、15%、15%。
      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,纲要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。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,坚持可持续发展,坚定走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,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,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,推进美丽中国建设,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。
   纲要指出,坚持创新发展、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开放发展、共享发展,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。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,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、发展方向、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,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。
   绿色发展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
   纲要长达6.6万字,共分为20篇,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。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中,无不体现着绿色发展理念。
   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,纲要指出要围绕环境治理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。
   在构建发展新体制方面,纲要提出,要加快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,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性权益交易制度和平台。开征环境保护税。
   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,纲要提出,要走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。并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,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。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,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。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,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、重金属污染区、生态严重退化地区,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。
   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篇章中,纲要提出要促进制造业朝高端、智能、绿色、服务方向发展。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、经济手段、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,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。在提升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方面,提出要支持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;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中,提出要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,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,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。
   在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篇章中,纲要提出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,加快完善安全高效、智能绿色、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,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。
      国家能源安全涉及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,纲要提出通过深入推进能源革命,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,优化能源供给结构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,维护国家能源安全。
   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,也同样体现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。纲要提出在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过程中,要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,推动生态保护、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,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。
   如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?绿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。纲要提出,科学规划村镇建设等空间布局,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。
   建设新型城镇和美丽宜居乡村,需要有重大工程来支撑。纲要列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开展的重大工程,其中就包括了建设绿色、森林城市和海绵城市。在建设绿色、森林城市方面,提出要推广绿色建筑,普及绿色交通,推广分布式能源等新型能源供应体系,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,开展绿色新生活行动,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。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,提出要对13万个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,实现90%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。
   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,绿色发展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。纲要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,除了要素有序自由流动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之外,还明确提出要主体功能约束有效、资源环境可承载。
   针对不同区域,绿色发展的理念也不尽相同,如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方面,纲要提出,要依托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地区,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比重。加强水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,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;在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,纲要提出,要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;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方面,纲要提出,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,并要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,推进鄱阳湖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汉江、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;在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方面,纲要提出,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,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,并要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走在前列。
      纲要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,而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,无论是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、预警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,还是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,以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,都离不开京津冀三地的全面合作。
   纲要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部署中,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,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,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、东中西部互动合作,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、创新驱动带、协调发展带。
   纲要对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,提出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%,实施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海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,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。
   浓墨重彩阐述加快改善生态环境
   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纲要提出今后5年发展的目标之一,如何实现这个目标?纲要专门列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篇进行阐述,这一篇章篇幅近6000字,占整个纲要全文字数的近1/10,可谓是浓墨重彩。
   纲要明确提出,在十三五期间,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,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,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,协同推进人民富裕、国家富强、中国美丽。
   围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,纲要分别从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7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。
   在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方面,纲要提出,要有度有序利用自然,调整优化空间结构,推动形成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、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、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,以及可持续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。
   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,纲要提出,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,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,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,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。
   在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方面,纲要提出,要创新环境治理理念和方式,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,强化排污者主体责任,形成全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。
   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方面,纲要提出,要坚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,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,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,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,筑牢生态安全屏障。
   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,纲要提出,要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,主动控制碳排放,落实减排承诺,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,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,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。
   在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方面,纲要提出,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,建立健全生态风险防控体系,提升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对能力,保障国家生态安全。
   在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方面,纲要提出,要培育服务主体,推广节能环保产品,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,完善政策机制,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。
   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、环境治理保护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,纲要规划了一批重点工程。

来源:中国环境报